当前位置: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迈向中药制造产业化、智能化、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评《中药固体制剂创新理论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字号:[ ]时间:2024年03月11日点击数:联系电话:0791-87118658

中药复方制剂的药味成分复杂多样,服用剂量大、制剂规格大,药辅占比高,物料吸湿性大、黏性强,这使得传统中药制剂生产中常常出现质量低、生产效率低、生产能耗高等一系列问题。单一从改进工艺、技术、装备的角度,或者依靠简单引进“洋”技术与设备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理论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中药制剂自身特色和制药工程发展趋势的关键技术和装备,这已成为当前中药制剂产业的“燃眉之急”。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江西中医药大学刘红宁教授带领团队,着眼于制约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以中药固体制剂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集成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进行中药现代提取技术、精致纯化技术、中药成型技术、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以及新剂型、新给药途径和新辅料应用等制剂技术的工程化研究,开展中药制造领域的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制造设备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刘教授主持的“中药制造现代化——固体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中药固体制剂创新理论与产业化关键技术》一书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以“中药制造现代化——固体制剂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重要研究成果为基础,由刘红宁教授担任主编,结合近年来中药固体制剂制造领域众多优秀科研成果。围绕让中药固体制剂产业“提质、增效、绿色、升级”的目标,从理论与技术两方面,介绍如何基于中医思维设计现代中药固体制剂及中药固体制剂各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阐释中药固体制剂产业化的系统解决方案,重点探讨制剂技术与装备深度融合策略,并高屋建瓴地指出中药固体制剂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相比国内同类专著,本书具有以下三个特色:

其一,立足中药固体制剂设计、制造与评价全链条,特色鲜明,主线明确。从中药制剂设计理论出发,结合传统中医药特色理论与现代前沿创新设计理论,提纲挈领地梳理总结中药制剂设计、制造与评价全链条及其现代化、产业化方式,并给出实际应用案例。

其二,聚焦中药固体制剂生产的共性技术单元,重点论述中药粉碎、提取、分离纯化、浓缩、干燥灭菌等前处理阶段,压片、包衣、矫味等生产阶段以及产品质量评价阶段的关键技术、工艺和核心装备,并介绍了众多固体新剂型和制剂工程、质量控制的创新技术。

其三,面向中药制剂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需求,结合现代信息生产技术,高屋建瓴地指明从中药“制造”模式到中药“智造”模式的转变路径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中药制造的发展具有启发性、引领性。

该书内容服务科技强国建设,展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成果,反映中药学和药物制剂工程学等领域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甚至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本书的出版可推动中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推动中药制剂制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迈向制药强国,推进中华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该书结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重要科研成果,围绕让中药固体制剂产业“提质、增效、绿色、升级”的目标,从理论与技术两方面,介绍如何基于中医思维设计现代中药固体制剂及中药固体制剂各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阐释中药固体制剂产业化的系统解决方案,重点探讨制剂技术与装备深度融合策略及中药固体制剂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系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


新闻链接:https://www.chinaxwcb.com/2024/03/07/99838735.html


Copyright © 2011-201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联系电话:0791-87118658 |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兴湾大道818号 | 邮编:330004 | 赣ICP备13005956号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