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新闻动态 >> 正文

【江西日报】走近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了那一缕药香

字号:[ ]时间:2023年10月15日点击数:联系电话:0791-87118658

在江西中医药大学,有一个“明星”团队——中药制药教学教师团队。这支由本校教授刘红宁领衔的队伍,刚刚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作为团队的核心,50后教授刘红宁一直强调:“我们的科研和教学,一定要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因为这一共识,团队凝聚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优秀人才:“全国三八红旗手”朱卫丰、岐黄学者杨明、全国优秀教师黄丽萍、80后博导伍振峰……

伍振峰是团队出了名的大忙人。他还有一个外号,叫作“伍三多”——项目多、学生多、服务企业多。

9月11日,在接受短短15分钟的采访后,伍振峰便急匆匆赶去讨论课题。

“你们每天都是这样的工作节奏吗?”记者问道。

“可不是。‘三多’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啊!”说完,他掏出一件“宝贝”——小瓶装中药“鲜竹沥”。“给你看看我们团队研发的新产品,别小看它,治咳嗽效果可好了,上市不到一年就卖出120万支。”眼前的伍振峰,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

几年前,伍振峰和团队成员还在为中药制药遇到的难题犯愁。就拿鲜竹沥来说,古人制作鲜竹沥是把新鲜竹子剖开,放置在火上烤,然后通过人工收集两端滴出的澄清液体,这种古法炮制的鲜竹沥药效好,但因制作过程复杂而日渐失传。

“老祖宗的手艺,不能弄丢了!”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教学教师团队一直坚持传承中药古法炮制技艺,然而,生产中带来的污染、质量不稳定,以及难以量产的问题也随之显现。

从鲜竹沥入手,团队先是分析研究古法炮制的原理,后来通过反复试验,最终探索出干馏法制备鲜竹沥,解决了传统火烤炮制带来的污染和不能量产的问题。

过去,国内制药装备和技术相对落后,引进的洋设备主要用于生产化学药物,在中药生产中容易出现“水土不服”,因此,迫切需要研发制造出适合中药生产的设备。

对团队而言,这又是一次从“0”到“1”的探索!团队成员手工设计出机器设备的图纸,然后找来机械设计制造方面的专家共同研究,还和企业生产人员、老药工反复沟通,运用多学科优势、通过多渠道论证,最终研发出了系列符合中药特点的成套设备。去年,团队研究成果实现了转化,用在了企业生产线上,解决了鲜竹沥不能规模量产、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如今,制药技术和设备已成为学校的优势研究领域,近几年,仅在该领域,团队就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有力支撑了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

60后教授杨明一手带出了一批优秀学生。不过,就连伍振峰这个得意门生,有时也会挨批评。有一次,杨明鼓励伍振峰去牵头全国重点研发计划,小伙子表现得有点迟疑。杨明生气了:“搞科研就是上战场,国家有需要,我们就要冲上去!”

70后教授黄丽萍常常告诫学生,中医药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容不得半点马虎。

80后教授伍振峰一直坚持并践行——科研,既要“顶天”,产出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要“立地”,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不上书架,就上货架。”

90后讲师黄艺起初接触中药炮制,只是觉得很有意思,后来,才越来越感到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使命和责任,如今,她已成为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第六代传承人……

当一个人的理念化作一群人的信念,便凝聚起了磅礴力量。

目前,团队科研成果在中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自主研发的中药挥发油提取设备,获得18项授权专利,解决了中药挥发油提取得率低、易乳化、品相差等问题,服务了30多家企业。如今,该设备也成了学校最“忙”的一台设备……(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珊珊)


稿件来源:江西日报

网页链接:http://epaper.jxxw.com.cn/html/2023-09/15/content_5408_8292542.htm


Copyright © 2011-201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联系电话:0791-87118658 |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兴湾大道818号 | 邮编:330004 | 赣ICP备13005956号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